湖北自2021年底,全面推行五级林长制,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湖北全省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2.5%,森林蓄积量要达到4.9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要达到55%,湖北省已将林长制督导考核纳入综合督查检查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截止2021年1月,全国已有23个省市施行林长制,通常分为省、市、县、乡、村级林长,每一级由当地规划具体权责,其核心目标大多可概括为“落实、督导、定责”,要管人、管事件、管林地、管资源,在省市级林长的规划推行下的层级管辖下,完善自身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
随着全国多地1、2号林长令发布,多地新闻中多次出现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来梳理落实各级林长的区域划分以及权责管理的需求,所谓林草兴则生态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生态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地体系集中管理与林业草原部门,庞大的数据采集和多字段的数据归整导出让信息化手段的融入成为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在聚恒信多年服务的乡县业务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每单个各林区的数据流都能数以万计或数十万计,而未来林长制所需要的多重深度的管控手段,就藏在这不计其数的数据流之中。
大数据与科技手段
助力林业管理
01
航飞已是外业普查常用手段
02
本地化信息库的建立
03
流程环节全监察
当疫木范围通过航飞影像图进行标记后,施工队将正式进山进行除治工作,采集除治后的伐桩信息和处理方式,再到疫木处理是就地打堆焚烧还是下山集中处理,这是在疫木除治的最后关键阶段,其中疫木的最后流向涉及到众多不可控因素,如果能将伐堆、处理、运输车辆、运输人员等都通过流程进行记录,成为数据字段信息上传至数据平台,由管理账号统一查看,在疫木除治上做到疫木流向监管,那么这将很大程度上帮助村级林长降低所属辖区的疫情复发的可能。
现在在湖北一些地区已经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疫木流向管控,并先行取得不错的成果。
04
数据带动智慧林业
智慧林业的“智慧”两个字主要体现在对未来的一种掌握,要掌握森林生长的未来趋势感,是一个多维度的数据因素:
气候特征要了解大气的湿度、温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平均气温、光照参数等;
土壤特征是通过土壤感知器,包括土壤的氮、磷、钾、PH值、有机质含量、厚度等;
地势变化是通过二调数据,或者航拍、雷达等进行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变化数据。
当地森林管理属性,包括林种、树种、树种比例,小班里面的NDHK(N密度、D平均胸径、H树高、K混交比)。
森林保护通过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合理的监控防控措施(网络覆盖、摄像头等),对林火、病虫害问题都要进行掌握。
05
大数据后台互联